我不知道写什么

我不知道写什么。

距离上一篇博客已经快有三个月之久,并且在前一篇博客中所承诺的 2014 年年鉴迟迟未完成,想必是不会有了——更不用说在文件夹中剩下的仅有提纲的草稿。然而事实是,我的确不知道写什么。虽然这段时间我看了一些纪录片和电影,但没有写影评或感想的欲望——除了那篇关于 Citizenfour 的草稿——我相当喜欢那部纪录片。

这段时间的另一变化则是我相比以前更加远离“社交网络”了。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关系和交流更多应该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而非拿着手机,对着屏幕啪啪啪聊天。我原以为禁用和登出一些社交网站或应用中的应用会让我感到不适,然而庆幸的是并未出现这样的情形。仅装必需的应用在手机上,我不用像强迫症一般每隔几分钟进入应用查看是否有人点赞或评论,也不会听到过于频繁的提示声。

如果不能当面交谈的话,通过电邮(Email)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相比电话,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会打扰到对方;相比短信和即时聊天(IM)软件,它显得正式和尊重对方,并且不会要求秒回,所以一个人将有相对充足的时间编写并修改回复的邮件。除此之外,编写一封(得体的)电子邮件迫使一个人梳理和更好地表达他的想法。当一个人打开一封邮件时他往往不会收到充满 emoji 表情或感叹号或“哈哈哈”连篇的文字,相比在 IM 软件中收到的内容,他收到的往往会更加简洁和有意义。说我“旧派(old school)”吧,我依然看重文字交流的信息量和其中暗含的礼仪(etiquette)。我相信一个人在现实中不会当面对对方说出的话也不应该在网络聊天或邮件中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当两人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面对面交流优于电话,电话优于电邮,电邮优于 IM 软件。没错,面对面交流和电话并不能给予你像编写邮件那样多的时间,但前者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你可以听到对方的语气,更好地揣摩对方当时的感受,更不用说当你与对方当面交流时,你拥有着拥抱和亲吻对方的权利。

近来我看了不少关于旅行的文字,其中包括独自旅行。它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如果你想走得快些,独自上路;如果你想走得远些,结伴而行(If you want to go quickly,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我向来是前者的支持者,当我一个人去了香港之后,更加坚信这一点。人们也许会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独自旅行,譬如找不到小伙伴、或找到了同伴但各自的旅行偏好不同等等。但我的原因之一是它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允许一个人自己做所有的决定——不论是在机场过夜还是睡青旅——而不用考虑同伴的感受。

当然,我并不反对两人乃至多人的旅行。我反复读过两三次的一本书,《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 的故事》,就是由 Lonely Planet 的两位创始人 Tony Wheeler 与 Maureen Wheeler 夫妇编写的。他们最初在伦敦的一个公园的长椅上相遇,之后一起旅行,共同创立 Lonely Planet 并将它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独立旅行出版商。

我不知道写什么。不过现在看来,我还是足够幸运地知道自己写了什么。